发布时间:2023-11-08 16:57:49    次浏览
1967年1月26日,决定:京西宾馆同、人民大会堂、钓鱼台一样属于保护单位,军队和地方战斗队组织不许冲击。
1967年1月28日,军委副主席指示:住京西宾馆要经过一定手续批准,不能随便前来住宿,要像人民大会堂、钓鱼台一样严格控制,并妥善保护。
1967年2月7日,周总理指示北京卫戍区:京西宾馆从即日起,雷火竞技官网入口实行军事接管,未经北京卫戍区允许,任何人不能进入宾馆,不但前门不能进,后门也不能进,一定要管好。
一个宾馆会被如此看重,大概也就只有京西宾馆了。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何会有这么重要的地位呢?
起初,中央并未打算建宾馆,而是出于学习苏联军队,关心军队文化生活的目的拨款2000万元,修建中国人民军人俱乐部。
此前,作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简称军博)。
在军博的东侧,军人俱乐部也已启动,并任命贾若瑜担任军人俱乐部主任兼军事博物馆馆长。
到1959年7月,总政各部门根据自己的需求,就军人俱乐部的建设提出不同要求,可是图纸是早已设计好的,不可能同时满足那么多部门的不同需要。这样一来,图纸就无法继续使用,工程只好暂停,贾若瑜只得请来清华大学梁思成教授再设计一套新图纸。
一个多月后,梁思成设计好了图纸。但还没等工程重新开工,新上任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就通知总政治部主任萧华说:
“军人俱乐部不修了,把所有的人、财、物都用来兴建一处我军的招待所。”
要求的时间很具体,但具体要求却很模糊,对招待所的规模、用地、资金等方面都没有作具体安排,却要求一年内完成,这让贾若瑜很头大。
但作为军人,贾若瑜必须执行上级的命令。几经周折,他才在张爱萍总参谋长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最终确定了这个招待所,也就是后来的京西宾馆的功能和建设要求。
贾若瑜(1915年6月20日-2016年8月13日)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宾馆的名字起初叫“八一饭店”。到1960年底,饭店已完成了14层楼的框架结构,1961年初进入内部装修阶段,装修采取由上到下的方式,进度很快。
当装修进行到第八层,第七层以下的装修尚未展开时,我国进入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为压缩经济开支,周总理决定停止一切楼堂馆所建设。
1963年初,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向国务院提议,为迎接建国15周年,能否在人民大会堂西侧(即现在国家大剧院的位置)修建一座能接待两千多名人大代表的宾馆。
对这个要求,周总理感到很为难,当时经济尚未完全恢复,国家确实没钱。总理作为“大管家”,一直在想办法解决粮食问题,确实没有多余的钱拿出来搞建设。
“这座楼只要把8层以下内部装修完成,就可以交付使用了,内部各种设备和用具早已购置到位,就存放在楼内。”
周荣鑫很高兴,在“八一饭店”里上上下下地详细看了一遍,回去后立即向周总理作了汇报。
总理经过考虑,采纳了周荣鑫的建议,决定继续建设“八一饭店”,把它作为迎接人大代表的指定宾馆,总理指示饭店可以继续施工,必须在国庆节之前完工。
1964年1月8日,“八一饭店”复工。4月25日,“八一饭店”正式确定为正师级编制,属于军队事业单位。
京西宾馆建成后,先后从全国9大军区6个军兵种,选调出干部95人、职工401人作为宾馆工作人员。宾馆起初交由军事博物馆管理,后来改由军委和总参管理局接管。
京西宾馆的管理人员最初都是军人,后来为满足宾馆发展需要,改为从地方上招工。服务员大多来自各地旅游职业学校,先由学校预选,公安局政审,市一级政府甄选,最后到宾馆进行面试。
新招的服务员一般三年一换,入职前进行两个月以上军事训练和岗前培训,半年实习后才可正式上岗。所有服务员都进行严格政审,不允许本人和亲属有任何违法违纪记录,有一段时间还要求服务员不能有任何海外关系。
京西宾馆1964年9月14日正式开业。几十年来,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宾馆之一。全年365天,200多天有会议,几乎天天有会,被称为宾馆业的“会场之冠”。
如九大选举为副主席、十一届三中全会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一届五中全会为、第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
京西宾馆作为党、国家和军队的会议场所,成为1964年以后,中国政治最为执着的见证者。